中國移動支付的迅速普及,正在給交易總額和購買頻率帶來積極影響,并由此拉動內需,正向驅動中國消費的高增長。
“移動支付正成為百姓日常使用頻率頗高的支付工具,不但激發了更多的消費需求,同時也提升了社會數據化水平,成為反映經濟運行的一面鏡子?!比嗣袢請?月18日發表的報道《透視紅包背后的消費》指出。
報道指出,移動支付的客戶正向三四線城市下沉,三四線城市的消費潛力在慢慢釋放。這種消費人群結構的變化和消費升級的新趨勢,正是當下挖掘消費潛力的重要方向。
此前,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發表的實證研究成果也認為:中國移動支付的迅速普及,正在給交易總額和購買頻率帶來積極影響,并由此拉動內需,正向驅動中國消費的高增長。
根據研究報告,這項研究在比照了2010年9月-2013年2月期間,近1.6億筆匿名交易的特征數據后得出結論:平均來看,在接受移動支付后,交易總額增長了2.4%,總交易頻率則提升了23.5%。
報告認為,一旦消費者接受移動支付,并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,移動支付就會成為消費者購買小額商品的方式,進而拉動內需?!翱傮w來看,移動支付會促進更多的購物頻率,尤其是偏休閑的購物,例如食品、娛樂和旅游?!?/p>
人民日報的報道認為,迅速增長的移動支付工具激發了更多的消費需求,助推消費升級。專業的移動支付工具不僅要讓百姓刷得快捷、付得安心,更要提升整個社會的數據化水平,讓百姓生活更智能、更便利,這樣才能在解決“痛點”的同時,吸引人們更多消費。對支付企業來說,全社會數字化水平提升,也為企業拓展了發展空間,讓企業“安身立命”的支付場景更豐富,釋放支付行業的巨大發展能量。
福建眾大付聯盟電子商務有限公司